今天正式入伏,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开始了。入伏后,上无纤云,下无微风,蝉声满树,闷热逼人。
没错,就是这么猝不及防
我们也要像小笼包一样进蒸锅
落入高温的手掌心了
从中医上讲,冬为阴,夏为阳,在夏季三伏时令,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,通过温补阳气,散寒驱邪,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,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,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,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疾病的目的。
高温仍旧没有阻挡住市民争先尝试“冬病夏治三伏贴”的脚步。一大早,我院针灸科人潮涌动,场面火爆,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候诊按序开单、贴敷。一天下来敷贴人数超1000人,咳嗽、哮喘、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多占比例最高,脾胃虚寒、宫寒的次之。
三伏贴虽好,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
“冬病夏治”注意事项
1.贴敷时宜穿透气性能好的宽松衣衫;
2.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、痒感为正常反应;如出现奇痒、灼痛难忍等应立即去掉药膏;如无不适,建议成人可贴4~6小时,儿童可贴2~4小时。
3.贴药期间不宜进行剧烈运动,也不宜待在空调房间或以顶风吹电扇,最好是在自然通风的地方。
4.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,可涂抹凡士林药膏、烫伤膏等,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,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;如出现小水泡,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,如小水泡已破,应保持局部清洁,避免感染;大水泡应到医院接受治疗;个别局部反应大者,应终止贴敷治疗或由医师对药物作适当调整。皮肤高过敏者不宜进行该项治疗。
5.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宜,忌烟、酒、生冷、甜食、油腻、鱼虾、海鲜等易致敏及刺激性食物,还要戒食牛肉、烧鹅、花生、芋头、豆腐等,如果出现皮肤过敏者,可搽抗过敏药膏,必要时去医院就诊。
6.贴药时要注意少吃肉桂、花椒、大茴香、小茴香、狗肉、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辛燥之品;忌大量进食寒凉之品。如果刚好在三伏天出现发烧、咽喉发炎等疾病的患者则不能贴药。另外,天灸的禁忌症还包括以下几类人群:一岁以下婴儿、孕妇、肺结核患者、严重心肺功能不足者,阴虚内热者以及短时间内贴敷即会起大量水泡、皮肤贴外用药易过敏者等。
(陈欢笑)